疫後部分學生學習專注度下降 數位閱讀策略須調整

台灣經過疫情3年,不少小學老師反映部分學生學習力下降,專注度也不足,教學策略必須調整,就以推動閱讀來說,不能只是紙本閱讀,而是融入孩子們最習慣的電子載具,陪著他們去運用。

手拿1本書對著鏡頭比YA,他們都是新北市德音國小1學年借書超過400本的孩子。

閱讀在德音國小很重要,它有閱推老師,是校訂課程,各年段都有設定閱讀能力的進階課程。

新北市德音國小閱推老師周亞薇表示,「自己就是固定在6年級擔任閱推教師,在我們閱讀課的這個文本,課本的這個上課內容,都是我們全自編的狀況下,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現實每1年需要的狀況去做好的搭配和調整。」

但老師發現,疫情期間小朋友線上上課,學習和現實生活的情境連結沒那麼密切,疫情後專注和學習受影響。

同樣的情況,新北市埔墘國小閱推老師蕭文琦也發現,現在在推電子閱讀,孩子們就是快速輕易帶過。

蕭文琦指出,「現在不是推適性閱讀嗎?它也是在線上做測驗,其實我就帶著孩子們去做測驗,可是我覺得很可惜的是,在現場觀察當中,孩子真的是快速地滑過。」

事實上,3年舉辦1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已預告,2025評測將比較全球孩子的數位學習力。

老師說教學必須調整,帶領學生如何去讀數位內容,否則學習就會跟不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