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推動滿6週年,行政院、司法院及法務部今(25)共同舉辦成效記者會,會中指出將近5成民眾對司改滿意,而改革的一大重點「國民法官新制」,實施至今引發不少批評,包含高估案件數及檢辯資源不對等,司法院長許宗力回應,今(2023)年尚未結束,也會持續辦課程,協助律師提升實力。
拍攝廣告宣傳,新制讓法庭多了國民來參審,今(2023)年正式上路,實行到現在8個多月,各地方法院收案量超過50件案件其中4件宣判,跟司法院預估第1年會有300件,明顯有差異,遭質疑是否高估新制成效。
行政院政委羅秉成分析,「滿意度從3成多,至今已經高達將近5成,這樣的結果相信可以讓國人知道,這6年來在大家齊心努力下,我們司法已經漸有成效,但不能自足。」
司法院長許宗力表示,「各界會認為是不是高估,但到目前為止是55件,不過1年還沒有過去,所以也還不是很清楚。我們相信因為新制剛開始實施,檢方就會比較謹慎。」
新制度實施後,也引來法界及民團質疑,包括檢辯資源不對等,造成法庭攻防不公平等等,而司法院回應,都有持續辦課程,強化律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