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長饒慶鈴,和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進前有出席海峽論壇,爭取開放王梨釋迦,中國國臺辦今仔日就宣布,恢復王梨釋迦進口,毋過干焦開放臺東有認證的廠商。陸委會表示,這款的行為是咧歧視別的縣市農民,也批評中國利用經濟咧分化佮統戰。(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台東縣長饒慶鈴跟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出席海峽論壇,爭取鳳梨釋迦開放,巧的是,國台辦20號就宣布恢復鳳梨釋迦進口,但是有條件開放,得獲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才可輸入。110年9月20日中國以介殼蟲為由,片面暫停進口我國鳳梨釋迦,如今宣布部分解禁,台東釋迦農民喜憂參半。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這個溝通的過程,其實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國民黨,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直持續不斷努力,在做一個品質管理的時候,也要去了解,到底當初暫時停止輸入中國大陸是什麼原因,到底是哪些狀況,所以我們一直針對這個問題解決。」
有農民表示:「他現在又釋出這個,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善意,如果真的又停了,那是不是又之前經營所種的釋迦又沒有地方可以銷了?」
不過開放輸中釋迦,只限國民黨執政的台東縣,農委會表示,鳳梨釋迦產業全台有1009個供果園和50個包裝廠,目前只有25個供果園、3家包裝廠、14位農民獲得許可。陸委會指出,中方公告名單,只限台東,對其他縣市農民是歧視對待,而中國利用經濟利益對台進行分化及統戰,陳舊的政治操作手法,會使兩岸民眾漸行漸遠。學者分析,中國刻意做球給藍營執政縣市,對台實施統戰。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對此表示:「這些註冊登記的果農,本身大概只佔我們台灣的鳳梨釋迦總產量3%而已,而且要求你必須登記註冊為中國的台灣省,這樣子一個要求,向國際社會宣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這樣一個政治統戰。」
中共近來積極釋出多項惠台政策,日前拋出制定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被視為統戰手段之一,此外,海峽論壇也再聚焦福建與金馬的「新四通」議題,也就是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名義上打著造福金馬的口號,但學者認為,隨著選舉逼近,中國勢必祭出更多統戰作為,政府和人民都應提高警覺,審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