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牛肉全面開放進口 高風險部位掠外

行政院今仔日宣佈,欲開放加拿大無分年齡的牛肉攏會當進口,毋過會排除腹內等高風險的部位。毋過毒物科醫師就講,既然政府做過風險評估欲開放,紲落來著愛監控加拿大敢有狂牛病的疫情。消基會也批評,加拿大的狂牛病疫情才過1年爾,政府就開放,呼籲消費者莫買,照顧家己的健康。(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目前我國僅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下牛隻進口,不過,行政院會15號拍板通過開放加拿大牛進口,不設限牛齡,不過排除頭骨、腦、眼、脊髓、絞肉和內臟"六大高風險部位"不得進口。

食藥署署長 吳秀梅表示:「看他們書面資料是可以以後,我們就到加拿大實地進行查核,依照我們的程序跟科學的依據,來進行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開放的這個步驟。」

食藥署表示,台灣過去已經進口了16年的加拿大30月齡以下牛肉,安全上有一定程度管控,目前世界各國進口加牛多數不限月齡,只有南韓、沙烏地阿拉伯、和台灣有30月齡限制,加拿大「全牛齡牛肉」將繼美牛之後開放進口,食藥署專家評估為"可接受風險",毒物科醫師認為,後續還是要嚴格監控當地牛隻的狀況。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 顏宗海表示:「如果感染到新型庫賈氏症,往往在一年內就會過世死亡,所以雖然說加拿大這次,從2015年開始就沒有產生典型的狂牛症案例,不過我建議還是政府的話,還是要隨時追蹤。」

消基會董事長 吳榮達表示:「畢竟在一年多前還是有發生過狂牛,這樣的狂牛症疫區的一個存在,所以在這個狂牛症的疑慮還沒有完全消除之前,我們再次表達反對的意見。」

消基會痛批,就在2021年12月,加拿大再度傳出有牛隻感染"牛海綿狀腦病"也就是俗稱狂牛症,"飼料"是否足夠安全的疑慮尚未釐清,質疑安全評估程序可能違法,消基會呼籲消費者應"拒買",來捍衛自身健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