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的幼兒園餵藥案,引發民眾對於兒童權益關注,衛福部近期規劃要訂定《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將保母、托嬰中心等管理和處罰機制,由現行的《兒少權益法》獨立出來。目前在全台辦理公聽會蒐集意見,未來如果立法通過,將成為台灣第一部的《兒托專法》。
去年4月,新北市米綺托嬰中心發生女嬰遭托育人員以棉被悶死案件,震驚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托嬰中心托育人員遭裁罰公告者就有88件,而為確保兒童權益,衛福部規畫訂定《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將保母、托嬰中心等管理及處罰機制,由現行《兒童及少年福利及權益保障法》獨立而出,將成為我國首部《兒托專法》。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將來在法案裡面就是擔任這個居家托育人員,也就是一般俗稱的保母,他必須是要取得保母技術士證,以及他是高中以上相關科系畢業。」
衛福部表示兒托專法有8大重點,包括居家托育人員登記資格變嚴格,新增社區互助、部落互助及職場互助式托育服務,新增以學校辦理托育服務機構、免變更使用執照規定,私立托育機構收費採取備查制等等。
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指出,「兒福聯盟會主張,要加入吹哨者保護條款,對於這樣的機構,內部有相關人員已經知道不當對待事情,可以勇於通報,而且通報之後不會被事後的秋後算帳。」
衛福部強調,這次立法也明定提高罰則,希望達到預防效果,法務部已著手規劃吹哨者保護機制相關草案,目前《兒托法草案》還在公聽會階段,未來將上網公告草案細節條文,各界意見都可以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