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雜誌《消費者報告》近期檢測市售黑巧克力,發現三分之二鉛、鎘超標,對人體有害。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7)日也公布抽檢台灣18種市售黑巧克力的結果,各有1件鉛、鎘超出國際標準,皆為台灣品牌。消基會表示,台灣未規範巧克力重金屬標準,希望促成政府重視與規範。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7)日公布台灣市售18款黑巧克力重金屬含量的檢測結果,根據歐美的檢測標準,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中,有2款鉛或鎘超標,其中包含台灣本土品牌。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召集人李德仁指出,1件鎘含量超過0.8 mg/kg,高於歐盟的規範,相當於1天吃該產品90克即超標;1件鉛則是超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關於兒童和育齡婦女膳食鉛暴露的臨時參考水平12.5微克/天的基準。
李德仁表示,鉛及鎘對人體有相當程度危害,尤其鉛對兒童的健康發展更明顯;雖然許多天然食物中就含有鉛、鎘,但為避免超量,希望在零食裡減少攝取,但台灣並未明定巧克力重金屬含量上限。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解釋,鉛、鎘是環境中天然金屬元素,台灣屬火山海島,可能土壤含量較多,在可可豆中積累;這次檢測結果會送政府檢驗單位進一步檢測,希望促成政府訂定規範以及提醒生產端留意。
消基會進行此次檢驗,是基於美國消費者資訊雜誌《消費者報告》近期測試市售 28 種黑巧克力棒,發現有 23 種鉛、鎘過量。《消費者報告》並指出,長期接觸重金屬,會導致神經系統問題、免疫系統抑制和腎臟損傷,每天吃超過一盎司巧克力的人可能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