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六張犁山上的戒嚴時期受難者墓區,曾經埋葬200多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結果近期被民眾發現,具備歷史意義的代表景觀「殘存竹叢」,被不明人士剷除和破壞。市議員和相關單位前往勘查,未來會強化巡查,也會和受難者家屬還有學者討論後續的處理方式。
擺放成堆的竹,看來像是被清理的物品,但它們原本應該位於老房屋和墓園間的邊坡,而且還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表示,「依照他的口述,在這個竹叢底下,一挖下去發現有200多具的遺體,因為這樣才發現說,我們這些受難者的屍體都在底下,這個竹叢就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要保存的一個景觀。」
台北六張犁山上戒嚴時期受難者墓區的殘存竹叢,原先是一片竹林,1993年有家屬在竹林區域找到受難者的墓碑和墓塚,讓這片區域更廣為人知,也在2019年被列為文化景觀。2021年,市府更花200多萬進行景觀保存維護計畫,但這幾天又被家屬發現,充滿歷史意義的殘存竹叢被破壞,但問了相關單位卻完全不知情。
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邱稚亘表示,「很容易因為土石流失,需要去做一個土石邊坡的改善、加固的改善,文資委員也是請我們這邊趕快來去做竹叢的意象的回復,做一個告示牌,不管是家屬來掃墓或者怎麼樣,或者是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民眾,其實都可以知道說,那個竹叢的一個過去的歷史。」
台北市殯葬處副處長蔡名娟表示,「相關的預算裡面,去增加預算來處理這個巡查的部分,加強這個巡查的密度。」
竹叢被剷除後該怎麼做,文化局和殯葬處表示,會依照文資委員建議,看如何恢復竹叢的意象,或設立告示牌並增加巡查的頻率,強化這片歷史遺址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