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引發關注,教育部近期也召集地方主管機關討論,研擬將16歲以上的學生,不分男女動員計畫及名冊。但對於高中職階段的學生要被動員,有不少家長和教師團體認為,這可能會造成恐慌。不過國防部說,《全動法》有規定,各機關可以針對可動員的人力、物力進行調查和規劃,確保戰爭時能有效動員、抵抗外敵入侵。但這只適用於動員時期,不會影響民眾平常的自由和各項權益。
因應近期引發各界討論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教育部也召集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研擬將16歲以上的學生,不分男女都要編列參與動員計畫和名冊。
全中教秘書長許麗吉指出,「國防教育本來就是課綱裡面的必修的課程,那之前也有這個教官退出校園的議題,那現在又回來說要造冊,是不是預防全民的這個動員,我想可能還是要講清楚,為什麼現在這個時刻,我們需要去做這樣的一個預備,是兵力不足還是其他的問題。」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部長王瀚陽認為,「因為你一造冊,其實就已經會造成大家的恐慌。這個年齡,他們還沒有上過課,教官也退出校園,也沒有人去上這些的課程。這種情形之下,你要怎麼去進行呢?」
依照動員青年學生計畫,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組成學校青年協勤大隊和青年防護團,戰爭時可能投入城鄉戰。學生每年8小時的基本訓練,每年兩次常年訓練,來建立保鄉保校和自保能力。
消息一出,有教師團體和家長認為,培養國防安全意識並非壞事,但政府應該要更清楚說明細節,否則有可能引發恐慌。
高中學生表示,「個人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就是不僅僅是為國家貢獻,多鍛鍊自己的體能,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所以是,就是不會去排斥這個課程。」
也有高中學生坦言,「軍訓課是可以鍛鍊體力,但是上戰場的話,我自己本身是不會想要。」
前國防部長楊念祖表示,「那這個年紀來講,應該是在他自己的居住的地區,保護家園,如防震,或者是要什麼樣避難,這方面也許可以做得到,其他的事情,我覺得要由專業來做。」
對於可能引發的民間擔憂,國防部回應,現行《全動法》有規定,各機關可以針對可動員的人力、物力、設施等層面,進行調查和規劃;還可以實施演習來驗證,確保戰爭時期能有效動員、抵抗外敵。但這只適用於動員時期,不會影響到民眾平常的自由和權益。修正草案公告期間,會將各方意見納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