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玉里撒播蕎麥改採無人機 省工收益增5倍

花蓮玉里鎮是全台種植蕎麥面積最大的產區達,為解決農業缺工問題,農委會花蓮農改場投入無人機的撒播研究,除了提高5倍作業效率外,每公頃降低成本達5000元。

這裡是花蓮玉里鎮專門種植蕎麥的地區,以往在水稻收割後農民就會以人力方式播種,但這麼大的面積要撒完種恐怕時間會很久,別說老農無法負擔,就算是年輕人來做也是腰酸背痛。

玉里農民謝銘劍表示,「要背那台機器背可能要40公斤,它要撒的話一公頃就一甲地,一公頃大概要花個30、40分鐘,但這時間不打緊,重點是勞力。」

為了解決缺工問題以及達到自動化目標,花蓮農改場積極投入省工機械應用研究,利用無人機撒播蕎麥,並改為水稻收割前就播種,這樣除了可以節省人力外,還能避免種子被鳥食,收益增加5倍。

花蓮農改場作物改良課課長葉育哲指出,「機器總是投放的比人工一定更均勻,所以整體的產量來講,在無人機一公頃是1800公斤,那如果是用我們有一個對照組,慣行人工撒播的大概是1200公斤。」

以科技解決產業問題,花蓮農改場鼓勵農民參加無人機證照考試,並開辦無人機培訓課程,進一步提升農場管理效率,吸引不少青農參加。

無人機操作員楊鎮宇表示,「因為現在人力真的不夠,所以我們就想說那既然有這專業證照,我們就去考,既然是新產業,我覺得我們年輕人,就應該把它發揮得更完善。」

農改場強調,未來將建立更多地區特色作物省工栽培操作模式,並推動國產農用無人機擴大運用,以舒緩農業缺工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