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50年回收場將熄燈 民團憂弱勢生計恐成問題

台北市萬華寶興街一間資源回收場已經經營50年,不少當地資源回收工作者都會滿載資源回收物,前往變賣換取微薄現金。不過,這間資源回收場因為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條例》中住宅區內不得設立回收場的規定,業者決定在這個月15日關門。民間團體憂心,有近200位的資源回收工作者,生計可能會出現問題。

台北萬華一間資源回收場,門口人潮不斷生意興隆,不少長輩推著比自己身高還高的回收物,前往變賣賺錢。但這間他們賴以維生的回收場,即將在這個月15日正式熄燈。

資源回收工作者說:「它(回收場)為什麼要結束?給我們這些辛苦賺錢的人,多少給我們方便這樣子,做人處事不要這樣。」、「大家沒辦法吃飯,沒有飯吃真的啊,真的很多人都很可憐耶。我看了真的好心疼喔,真的。」

一想到回收場即將關門,未來生計恐怕沒著落,讓長輩不禁紅了雙眼。對他們而言,儘管一趟最多只能賺100、200塊錢,但多跑幾趟總能填飽肚子。

民間團體五角拌代表廖宏翊指出,「如果這個(回收場)收掉的話,對於這個附近可能有一兩百名的拾荒者,他們的影響都會非常大。他們這些回收物幾乎沒有地方可以去,要嘛要多走可能半個小時、40分鐘到另外一間比較遠的回收場。」

根據了解,這間資源回收場歷經三代傳承了50年,過去曾被民眾反映環境髒亂。環保局進行告發,後來民眾認為回收場違法,主管土地的北市都發局認為,回收場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條例》住宅區不得設有回收場規定,限期兩個月改善。

台北市都發局都市規劃科代理科長蘇芯慧說明,「在今年的1月5號也發文給業者,希望他們在收到公文之後的,兩個月內可以改善。那期滿之後會由環保局進行稽查,如果還是沒有改善的話,就會由本局再做,依都市計畫法的規定來做後續的處理。」

環保局表示,民眾如果有回收需求,也有其他回收站可協助;社會局則回應,由於資源回收者可能會到處移動,沒有單獨列冊,如果需要協助,都能請求社工介入幫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