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跨港大橋上午舉行通車典禮 新橋耐久年限100年

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歷經2年5個月重建,今天下午終於開放通車。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這座橋是以100年耐用年限來設計,比國內一般橋梁50年標準還高。至於,未來新橋管理養護,經過多方開會協調後,決定由港務公司負責。

趕在開放車輛通行,許多民眾在橋上合影留念,因為等了2年5個月的重建,宜蘭南方澳大橋終於完工,在18日正式通車。

總統蔡英文表示,「這幾年來在大橋的重建過程中,充滿了考驗,除了對舊橋的拆除、新橋的設計重建,而且還要面對我們疫情的挑戰。」

南方澳大橋在108年10月1日坍塌,造成橋下3艘漁船受到波及、6名外籍漁工死亡,回想當時可怕情境,驚險逃過一劫的駕駛仍歷歷在目。

油罐車鴐駛張建昌說:「(事發當天)那個橋不太對勁,跟我平常在開的時候不一樣,因為那個橋首都已經在抖動。」

新橋重建在隔年7月開工,斥資9.8億元,全長796公尺,並強調耐久年限100年,有抗腐蝕及耐震設計,新橋與舊橋最大差異 ,就是航道淨高從18米提升到23米,橋面寬度也從12公尺加寬到14.6公尺,並將原先的混合車道改為汽機車分流,至於南方澳大橋後續的維護管理,最後仍決定由港務公司負責。

交通部長王國材指出:「其實港公司也不是沒有專業,港公司很多港口的建設也都是他們自己做的,港公司的人才也很多,我們現在已經協調好了,就是由他們來養護。」

南方澳又稱鯖魚之鄉,今年鯖魚產量達到32600公噸,產值6.69億,占全國產量98%,因此新大橋的造型元素也融入在地,採用大型鯖魚意象,象徵大魚入港,漁獲豐收,希望連結觀光行銷,讓橋梁成為當地新地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