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有好幾條溪流,風飛沙的狀況相當嚴重,早期都是用綠化來改善,但是因為今年苦旱,第九河川局就改用另外一種作法,同樣能有效減少風飛沙。
花蓮地區入秋開始,東北季風一來,許多溪流的開闊地就會揚起漫天沙塵,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立霧溪、花蓮溪、以及秀姑巒溪,有時風沙大到能見度只有十幾公尺,附近居民飽受影響。
立霧溪是縣管河川,所以由環保局負責降低揚塵,除了在10月到4月東北季風好發期時,加派灑水外,這幾年也開始植被綠化,但受限於氣候效果不佳。
花蓮縣環保局空氣噪音防制科長洪秋琪表示,綠化的植物會隨著大水而沖刷掉,特別是像去年颱風過後,那後來也因為今年的乾旱,造成我們撒的草籽不易存活。
而中央管轄的花蓮溪與秀姑巒溪,第九河川局則是從民國99年開始,在河川開闊處挖掘魚塭式水覆蓋工法,目前已改善230公頃,效果雖不錯但結構還是會被颱風大水沖毀,因此每年都必須編列一筆經費修繕。
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副局長曾國柱表示,揚塵水覆蓋的經費並不會很大,主要是在河川沙灘地;對於民眾的感受,和生活上面環境空氣品質,都是有所幫助的。
第九河川局強調,工程進行前都會與生態團隊諮詢避開生態敏感區,候鳥繁殖期間不進行工程,施工中也會避免斷流、減少水汙濁以免影響魚蝦,水覆蓋工法從99年至今已耗資3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