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開闢新科技園區 巴勒斯坦居民憂家園遭徵收

為了進一步拓展科技產業,以色列政府打算在東耶路撒冷開闢新的科技園區。但除了有巴勒斯坦的主權爭議之外,當地的居民也擔心開闢科技園區,將會迫使他們失去住了幾十年的家園。

耶路撒冷的地標之一,圓頂清真寺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搭配鏡頭前的以色列國旗,還有一排又一排的猶太屯墾區房舍,凸顯以色列政府對這個三大宗教聖地所在的城市,控制更加嚴密。除了三不五時傳出以色列軍警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耶路撒冷也是以色列科技產業另一顆耀眼的明星。

以色列新創企業主班傑明衛納表示,「耶路撒冷是個迷人的城市,新舊文化在此融合,令人不可思議。耶城是全球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但我們在此創立新媒體與新科技公司,就在這個古老城市的核心。」

不過和西耶路撒冷比起來,以巴勒斯坦人占多數的東耶路撒冷,在經濟發展、所得與貧窮各方面,樣樣指標都顯得落後。因此以色列政府選定了耶路撒冷舊城區北邊、暱稱為核桃谷的區域,準備投資6億美元開闢25公頃的科技園區,讓相關業者進駐。另外還有其他相關產業的園區,以及旅館住宿區各5公頃,總面積35公頃。

耶路撒冷市政府宣稱,園區可以給當地創造至少1萬個工作機會,改善經濟狀況,特別是提升婦女的就業。但就像猶太屯墾區一樣,對巴勒斯坦人來說,新的開發案意味著自己居住幾十年的家園和賴以維生的小企業,都可能被迫消失。

路撒冷修車廠業者莫赫塔瑟認為,「我們已在此創業多年,有西工人從1964年開始就在,我繼承前代老闆之後就撐到今天。但政府突然跑來說今年底前停業。政府不該就這樣叫我們歇業搬家,我們要去哪裡?我們的生計、未來與工作要如何,都不是件簡單的事。」
 

法新社報導指出,開發案不可避免會徵收巴勒斯坦的私人土地,因此將會召開由地方與中央官員和巴勒斯坦地主共同出席的會議,研商開發案相關的徵收與補償。只是,巴勒斯坦商會在東耶路撒冷的活動遭到以色列政府禁止,巴人居民也對開發案帶來的好處高度存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