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紓解雲林黑豆庫存壓力 多單位推動行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由於疫情關係,大豆的銷量受到影響。為了解決庫存壓力,農糧署、雲林縣府、西螺鎮農會跟食品公司合作,使用雲林在地黑豆做醬油。希望讓消費者知道雲林黑豆好品質,也向望吸引更多廠商,採購國產的黑豆。

近年來國內稻米生產過剩,政府推廣大糧倉計畫,許多雲林農民配合中央政策改種雜糧;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在地生產黑豆、黃豆庫存量多。為了行銷優質國產黑豆,中央、地方政府媒合食品公司,希望打開農民銷售通路。

農糧署中區分署雲林辦事處主任劉信良說:「契作的模式,也希望變成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契機,讓我們國內的食品廠多多愛用我們國內的一些雜糧。」

雲縣府農業處處長魏勝德表示,「我們當然希望是地產地銷,希望是國內的黑豆,國外進來黑豆,因為它量大,所以它價格便宜,可是我們國內品質相對比國外好。」

農業處表示,受到疫情影響有農民黑豆收成後,就囤放倉庫找不到通路;這次幫黑豆農場媒合行銷150噸黑豆,減輕農民經濟壓力,也期盼未來更多廠商使用國產黑豆。

食品公司董事長高志堅說:「無論是哪一個製品,除了我們醬油業,還有同業的還有一些加工廠,加工同業的,也都能夠來參與這一塊,使我們農業能夠永續來發展。」

西螺農會表示,國產黑豆新鮮品質好,近幾年漸漸有更多廠商與農民契作;未來希望媒合更多通路及加工廠,提高優質農產品價格,讓農民增加收入,發展有特色的地方永續農產業。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