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英國政府近期推出了入境管制措施,希望降低境外輸入案例,以防爆發第二波疫情,不過各方負面評價不斷,特別是因為全球旅遊停擺、損失嚴重的航空業,準備聯合起來,透過法律訴訟要求政府收回這項措施。
英國政府最新推出的入境管制措施,主要就是針對所有入境旅客,在入境前要以書面交代詳細的接觸史、旅遊史,以及14天居家隔離期間的聯絡方式,包括地址與電話等等。當然,違反的人也會面臨罰款處分。
英國內政大臣布莉提巴特爾宣布:「凡違反14天隔離禁令者,將被罰款1000英鎊(新台幣37685元),這是一個定額罰款。而最終違反禁令者也可能遭到起訴,屆時罰款金額將沒有上限。」
不過,這項禁令也列出許多例外,例如醫護人員和卡車司機不受禁令約束,同時英國所屬的蘇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當地居民也屬於例外範圍。英國官員指出,目前第一波疫情高峰已經過去,因此必須藉著入境管制來防堵境外輸入病例,來遏止第二波疫情發生。
但先前全球疫情緊張時、已經損失慘重的航空業和旅遊業,本來希望在7、8月旅遊旺季來臨前可以鬆綁,逐步恢復營運。現在政府又要推出入境檢疫與隔離,業者相當憤怒,並且不排除把政府告上法院。
瑞安航空集團執行長歐烈瑞表示:「這樣搞會毀掉上百萬的工作機會,各旅館、民宿、招待所和旅遊景點,都無法在7、8月的旺季接待旅客。這些措施不僅沒道理、也行不通,更不符比例原則而無助於防疫。」
對於航運和旅遊業的反彈,英國政府正打算與部分歐洲國家協商,在不影響防疫之下,開放幾個國家的入境旅客,列入隔離禁令的例外範圍。目前包括土耳其、西班牙與葡萄牙,還有希臘等英國民眾出國旅遊的熱門地點,各國政府都有意與英國協商、爭取免除入境後的隔離檢疫。
至於旅客的反應也相當複雜,有人認為居家隔離沒什麼大不了,但從離開機場到預定居家隔離的處所,這段交通可能成為防疫的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