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廢棄物多 淨灘志工盼找出源頭減量

許多參加淨灘的志工,除了常撿到從其他國家漂來的海洋廢棄物,卻也有不少是來自河川的垃圾,有環保團體就思考,如果能從河川源頭攔截,是否有機會來改善海洋垃圾的問題?因此發起調查行動,希望能了解台灣的河川,有哪些河段是廢棄物最多的熱點,從源頭來減量。

寒流來襲的週六早晨,台中的筏子溪畔,已經聚集了一群志工,準備前往河岸撿垃圾。筏子溪是台中市區裡少數仍然保有自然生態的溪流,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每個月都會來這裡舉辦兩場淨溪活動。

筏子溪淨溪總召楊政穎說:「一個是菸蒂、一個是瓶蓋還有吸管,你要自己去算數量,然後回報給辨識人員。」

守護筏子溪的行動一年半以來,獲得不少在地學校、企業響應,甚至有民眾遠從外縣市來支持,目前已經有將近九百人次參與,累積清除了超過兩千公斤的垃圾。菸蒂和免洗餐具,是每次淨溪活動中,數量最多的垃圾。楊政穎指出:「海灘很多(垃圾)是洋流或許有國外帶過來的,但是溪流的垃圾絕對是我們自己台灣人自己丟的。」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從陸地進到海洋。荒野保護協會和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曾經於2018年到2019年,進行全台灣海岸的垃圾調查,估算出總共有1227萬公升的垃圾,堆積在海岸線上。他們希望進一步了解台灣的河川,有哪些河段是廢棄物最多的熱點,從源頭減少流入大海的垃圾。

環境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顏寧表示:「既然我們已經大致了解台灣海灘上廢棄物的狀況,我們就想要從往上游,從這些河川來看說,到底河川周邊有哪些的廢棄物它的量有多少、它主要分布在哪邊。」

延續海岸調查的計畫,環保團體希望能夠號召更多志工,一起加入調查河川垃圾的行列,不僅能藉此改善河川生態,也改善海洋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