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傀儡戲要培養人才不簡單,加上市場萎縮,現在傀儡戲的表演越來越罕見。除了台灣本島,現在在金門還有「金門傀儡戲劇團」,一家三代都投入傳承傀儡戲。
金門傀儡戲劇團第二代團長蔡遠進,1995年自父親蔡甲庚接手劇團,便努力推廣傀儡戲,不僅做傳統的民戲、公演,以及深入校園巡迴演出,向下紮根。此外,也讓兒子來學習傀儡戲,培養操偶技巧。
金門傀儡戲劇團二兒子蔡光正說:「因為你要走得跟一般人一樣,那很難學,通常走了兩圈左右,手就開始痠。」
金門傀儡戲除了驅邪鎮煞的科儀,也結合常民的生命禮俗與節慶,舉凡結婚、入宅到孩子做十六歲,都少不了傀儡戲。為了將這項技藝繼續傳承下去,團長每年仍舊向師傅請益。
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表示,「這慢慢是失傳的一個東西,但是你如果要有功夫,就是說我們的基本功這些夠的時候,師父有辦法慢慢教,這就不會失傳。」
然而現代社會要做傳統戲曲的藝師不簡單,沒有副業支撐不起傳承的重擔,一雙手不僅要能搬演傀儡戲,也得握方向盤做遊覽車運轉手。
蔡遠進表示,「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我也沒有想說我要做傀儡戲,因為是傳承這個東西,我們把它做好,讓金門的鄉親或是大家欣賞,這是我們的希望。」
傳承自父親蔡甲庚的家族戲班,如今在第二代團長蔡遠進的努力下,金門傀儡戲劇團多方發展,也將操偶的技藝一步一步教給第三代,希望這古老的傳統藝術能走得更加長遠。
培養人才不易 傳統藝術傀儡戲漸凋零
呂尚儒 熊楚瑜 / 金門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