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在本週日將推出旗鑑大戲「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戲描寫「無差別殺人事件」中,被害者與加害者家屬的心理狀態,融入人權、媒體等議題,讓觀眾思考善與惡是否有標準答案?
持槍射向電影院裡的觀眾,造成不小傷亡,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被害者家屬重大創傷,加害者家屬低調過日,一般民眾想知道,殺人犯有什麼資格活下去?但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戲裡,沒有答案。
編劇 呂蒔媛說:「觀眾來看這個戲的時候真的不要想議題,它沒有議題,你也不要想對話,就是買爆米花然後放一條毛巾在旁邊,然後就好好的看戲就好了,放輕鬆,就是不要預設任何立場來看這個戲。」
以社會案件為主軸,融入人權和媒體生態等社會現實,劇本加上團隊,讓15年沒拍台劇的賈靜雯,決定接下被害者母親兼新聞台總監的角色,而金鐘視帝吳慷仁飾演法扶律師,戲中,他為兇嫌辯護奔波,無法得到多數人諒解,還遭到潑糞。
演員 賈靜雯表示,「那麼久時間沒有回來拍戲,一拍就是引起大家關注的一部這麼好的戲,所謂的好戲可能不只是大製作,它可能是很深入人心。」
演員 吳慷仁提到,「在某方面我是滿偏激的,在還沒有接演這部戲的時候,我是支持那個那個(死刑),但是當我拍完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我瞬間沒有了答案。」
在前瞻預算支持下,我們與惡的距離由公視擔任橋樑,協同HBO ASIA以及發行平台Catchplay一起協力,寄望和國際平台的合作,讓2019年的旗艦大戲,能被更多國外觀眾看到,也為艱困的台灣戲劇再找出一條生路。
公視與國際平台合作推「我們與惡的距離」
林曉慧 沈志明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