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國也向WTO提告中方侵犯智慧財產權,不僅日本、歐盟相繼加入美方陣營提告跟進提告,我國趕在4月5號,也以「利益第三國」身份加入提告方。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總統川普祭出301條款,懲罰性關稅金額高達500億美金,中國也立刻反擊,提高美國進口農產品關稅,金額高達30億美金。不過,美國同時也向WTO提告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強調中國在專利許可及技術授權上,實施歧視性措施,嚴重侵犯智慧財產權,而日本與歐盟也選擇跟進,加入美方提告,而根據WTO規定,利益相關第三國如果要加入,需在十天內提出,經濟部則趕在4月5號申請加入提告。
經濟部貿易局副局長徐大衛認為,「這沒有什麼選邊站的問題啦!這最主要是說,我們也希望利用這個時候,能夠充分保障我們業者的權益。」
經濟部強調加入提告,是為了維護業者權益,不過有立委擔心,如果涉及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台灣恐遭到中國報復,建議政府,中美貿易戰,絕對不能選邊站。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認為,「在中美貿易戰裡面,我們不應該選邊站,因為選邊站,可能被踩死了。兩岸的問題比較特殊,其實可以透過私底下的協商來解決。」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則認為,「如果能夠參與訴訟,能夠做第三方當事人,可以去做一些事實的釐清。」學者表示,台灣過往也有以利益第三國身分,解決貿易爭端,其實可藉此表達立場,爭取我方權益。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我們比較沒辦法像美國、或歐盟, 可以用硬梆梆的法律的方式去處理它,可能就變成用一些迂迴的,或說隱身在大國後面,來看看怎麼爭取我們自己的利益。」
中美貿易戰還會續續燒,學者認為台灣的立場,就是將貿易損失降到最低,至於該爭取權益也不能漠視,尤其在智財權,攸關廠商技術、權益不能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