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投法修正案,大幅降低公投提案及通過門檻,由於明年就是縣市長大選,包括勞基法例休修法等爭議性重大政策,可能會發動為公投議題。朝野立委預期,因為提案、連署門檻降低很多,未來會有許多公投案。中選會則評估,單獨一場公投投票,約需7億5千萬元,如果和全國性選舉合辦,可以節省成本。 延宕近25年的公投法修正草案,12號三讀通過,由於國民黨團表示,爭議法案都可能透過公投,來反應民意,大幅降低公投提案及通過門檻下,許多爭議法案,在特定政黨的發動下,可能成為公投案。 國民黨立委 柯志恩:「如果對於真正非常重大的一個全國性的議題,透過公投法讓全民來直接來做一個決定的話,其實也是一種民主呈現的一個展示。」 民進黨立委 陳其邁:「會讓人民更了解政策的內涵、參與政治的事務,這是好事啦。所以也不必害怕說,什麼題目以後要變成公投的選項。」 過去發生多次公投綁大選的情況,像是2004年總統大選,總統陳水扁發動「防禦性公投」,將「強化國防」與「對等談判」,炒熱總統選情;2008年1月立委選舉,藍綠互相發動公投反制,接著同年3月總統大選,又發動以入聯或是返聯公投,公投再次綁大選, 由於明年就是縣市長大選,「公投綁大選」也可能再出現,中選會評估,單獨辦理一場公投,大約需要7億5千萬元成本。 中選會主委 陳英鈐:「如果單純從這個成本上的考量來講,當然是合辦會比較節省經費。世界各國辦理公投,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會盡可能跟選舉一起舉辦。」 公投法規定,公投案成案後,必須6個月內舉辦投票,期間如果有全國性選舉,要同一天舉行。由於這次修法,還賦予行政院擁有公投提案權,國民黨立委認為,這也會讓行政部門,有「公投綁大選」的機會,學者也擔心公投案過多,台灣會變得民粹化。不過,在這個直接民主,將會挑戰代議政治的未來,政治操作下,藍綠陣營都可能藉由大選,驅動選民出門投票,形成各取所需的情況。 記者 陳佳鑫 張梓嘉 台北報導
公投法門檻大降 爭議法案恐成公投案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