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收費運量降 高市需另付億元管理費

高雄輕軌從11月初開始收費後坐的人就減少,這也影響收入,市府委託高捷管理、維修,1年得支付對方上億,出現難打平的狀況。 平日下午,高雄輕軌候車民眾不多,跟收費前的盛況差很多,高雄捷運局統計,收費至今,輕軌平日運量約4千人,假日可到1萬2千人,7成民眾用電子票證。換算下來,輕軌一週收入約70萬,1年52週來換算,年收入約3600萬上下,但市府將輕軌委託給高捷經營,1年要支付的費用超過1億元,兩邊損益差很大。 ==高雄捷運局主秘 吳嘉昌== (給高捷)營運跟維修的這樣子 一個業務的委託 那一個月呢 我們的費用大概是1200萬左右 (除了)票收以外 我們還有 車廂的一些廣告 月台的一些廣告 還有附屬事業相關收入 捷運局表示,輕軌委託給高雄捷運,對方得負責營運管理還有維修,雖然運量還沒回到收費前的數字,但輕軌還有車廂廣告等其他收入,有信心輕軌在二階段完工後的隔年,就能損益兩平。 ==民眾== 因為坐的人真的蠻少的 對呀 對呀 然後我們想說 就趁著機會來體驗看看 衝那個運量嘛 因為人 真的蠻少的 希望當然是希望(輕軌)它 損益能夠趕快把它那個(打平) ==民眾== 搭車本來就要付費 關於(輕軌損益)以後會不會打平 (打平)時間會不會延長 我是覺得這個(政府)高層 他們本身自己要考量的 民眾同意輕軌應當收費,但票價多少,政府在收費前,就該做好功課,若發現損益難平,也要想辦法因應,免得讓公共建設變成不斷燒錢的錢坑。 記者 王柔婷 陳顯坤 高雄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