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十年,地表最高的動物長頸鹿,數量也銳減近四成。專家說,長頸鹿減少,和棲息地縮小,以及非洲動亂頻仍有關。 動物園的人氣明星、在非洲長見的長頸鹿,長久以來都沒有絕種的危機。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最新發表的紅皮書,把長頸鹿的滅絕指數連升兩級,生存威脅跟繁殖狀況再沒改善,就會進入最嚴重的瀕危等級。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表示,過去三十年,長頸鹿的數量少了38%。從1985年的15萬7千隻,到現在只剩9萬7千5百隻。除了非洲人口增加,農牧林地開發導致長頸鹿棲息地減少,另外非法盜獵以及戰亂頻繁,都是造成長頸鹿生存危機的原因。但由於世人看到長頸鹿的機會較多,忽略牠也跟大象一樣,有從地表上消失的風險。 另外受到疾病跟乾旱影響,農作物包括芒果跟向日葵都減產,依賴這類作物維生的鳥類大受影響,有13種鳥類已經徹底從地球絕跡。事實上根據最新研究分析,在2020年之前,野生動物的數量將比1970年,減少三分之二。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東部大猩猩、以及白鯊,都已經瀕危。總計目前被列入紅皮書的物種超過8萬5千種,其中瀕危的有2萬4千種。地球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記者陳秋玫報導
過去30年 全球長頸鹿總量減少4成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