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輔級再細分 學者質疑:差別多大?

新的電影分級制度,將輔導級再細分為12歲和15歲的兩級,有學者跟影評人認為,12到15歲只差3歲,心智年齡到底能有多大的差別,是個問題。另外現在的孩子都比想像中來得早熟,如果真的要再細分,也應該讓國中高中生加入電影分級審議會,讓他們學著決定自己可以看什麼電影。 盧貝松導演在台灣拍攝的電影露西,由於不少場景在台灣取景,讓觀眾相當期待,不過在台灣送檢時,片中的吸毒和毒品走私情節,讓這部片列為限制級,片商不服,申請重檢,後來才改列輔導級,有片商認為,這部分如果以新的制度分級,最適合輔15級,不過新區分的12歲級和15歲級,為何以此為分界,有學者表示,實在不明白。 ==政大廣電系助理教授 王亞維== 訂在這個時間點 國中生畢業跟高中生 這就決定他的心智 年齡 跟生理年齡上的分別 就決定他可以看什麼 不能看什麼嗎 我覺得這個事情 是值得考量的 有影評人也認為,電影本來就該分級,但台灣的分級審查常讓人摸不著頭緒,將輔導級再細分,也是過度忽視社會現實。 ==影評人 張志達== 這兩級中間只差3歲 這個3歲到底差在那裡 當然這3歲可能剛好是 人成長最快的一個階段 但也要考量現在社會的時空 其實青少年可能普遍 比我們想像更早熟 張志達認為,適度的分級能讓創作自由更被保護,但分級審查該如何落實,更需檢討,王亞維建議,不妨讓國高中也加入分級審議委員會,讓他們也可以參與討論,什麼樣的電影才適合他們觀看。 記者 陳姝君 陳立峰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