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大地震,當時大批〔搜so救隊〕進入去災區救災,才發現國內搜救犬、很欠缺,雖然隔一年台北市馬上成立第一支ㄍ符合國際標準的〔搜救隊〕,也從國外引進四隻專業的〔搜救犬ken〕,不過10年過去了,台灣符合國際標準的搜救犬、只有5隻。 九二一大地震三天後,世界各國搜救隊,七百多名搜救人員,及103隻搜救犬抵達台灣協助救災,但那時候早就超過黃金72小時。也因此台北市在隔年,成立了本土第一支符合國際標準的搜救隊,配備4隻國外引進的專業搜救犬。 不過,九二一已經走過十年,全國目前卻只有五隻、符合國際IRO標準的專業搜救犬,和其他先進國家來相比實在差很多。 雖然一般搜救時,還會搭配很多不同的設備,像是生命探測器,或是聲納探測器,不過曾到各國支援救災的台北市國際搜救隊發現,專業搜救犬,其實比機器更有效率、更精準。 儘管知道搜救犬的鼻子有時候比冰冷的機器更敏銳,不過要培育搜救犬是又難又貴,即便是台北市國際搜救隊也僅有4隻搜救犬在服勤。 一聲令下,Biscuit拼命往前衝,短短不到30秒的時間,馬上找到躲在廢墟下的隊員。其實十年前的一場天搖地動,讓社會大眾了解到搜救犬的重要性,但是十年過去了,國內依舊缺乏完整的制度,搜救犬的數量還是少得可憐。 記者台北綜合報導。
記取921教訓 北巿隔年成立搜救隊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