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衛星」啟程赴美 預計第4季發射升空

台灣第一個自製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爾摩沙衛星8號,其中第一顆衛星(FS-8A)由總統賴清德命名為齊柏林衛星,今(7)日正式起前往美國的發射場進行整備作業,預計今(2025)年第4季發射升空。總統賴清德親臨起運現場,強調這是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歷經3任計畫主持人接力,克服關鍵設計審查、組裝與環境測試等關卡,福衛8號星系第一顆衛星將啟程前往美國進行發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形容,像是辛苦栽培的博班學生要離開,捨不得但希望出人頭地。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福衛8號他傳承了福衛5號的經驗,我們決定用8顆的衛星構成星系,可以達到每日再訪。」

相較福衛5號,福衛8號的解析度更高,且將以星系方式運作,使地表取像更頻繁也更清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強調,84%的關鍵元件都由台灣自己研發、製造、組裝。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指出,「這個推進器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的產業界進來,還有做我們推進器的燃料,這些東西現在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感念導演齊柏林生前以空拍影像記錄臺灣,用鏡頭呈現山林變遷,福8的第一顆衛星由總統賴清德命名為齊柏林衛星,齊柏林的母親、太太與兒子齊廷洹都在起運現場見證。

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表示,「這個命名讓我父親的精神跟視野延續到了太空,這其實不像是一種單純的榮耀而已,它更是一種責任的傳承。」

總統賴清德提到,「藉此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更強化國家韌性,讓我們能夠積極應對氣候變遷以及地緣政治的挑戰。」

一一在齊柏林衛星箱上簽名,官學產研共同見證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太空中心表示,齊柏林衛星預計今年第4季升空,預計2031年星系完成部署,每天3度通過台灣,廣泛應用在防災、國安、農業與環境監測,並支援學術研究,持續守望台灣、觀照世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