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子國際發明展獲佳績 2年奪284面金牌

台灣學子近年在各大發明展屢創佳績,2024至2025年在13項國際發明展,合計奪下284面金牌,其中有169件作品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今(2)日由教育部長鄭英耀接見表揚。

新冠肺炎2020年肆虐時,陽明交大傳統醫藥研究所團隊製作複方「淨冠方」,臨床確認減少類似新冠的症狀,同時開發臨床蒸氣式給淨冠方模式,降低小鼠肺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的表現量,提供新的防疫策略。

2024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團隊成員葉心表示,「我們在做研究,還是有針對民眾去做一些發明,然後想要對社會有一些貢獻。」

團隊和美國生技公司合作,生產淨冠方膠囊,接下來要推廣到東南亞。新北嘉寶國小學生們的發明也和新冠疫情有關,是以積木為主體的全身消毒機器人。

2024年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金牌團隊成員謝秉均說道,「價格也不會太貴就是可以讓大家,一般的大眾家庭都可以去做使用。」

桃園復旦中學的廖家進想讓阿公帶東西更方便,發明輕巧拖具。康橋國際學校的謝獻允,不想再看到阿嬤上廁所跌倒,發明智能輔助洗澡便盆椅,台北城市科大的楊立暉和同學,發明主動式警示煞車燈,環景影像警示帽等等,想降低交通事故。

2024年韓國首爾國際發明獎金牌團隊成員楊立暉說明,「之後的話,我們是想跟摩托車廠去做連動,因為畢竟我們這是一個煞車燈組,主要是放在摩托車上面。」

2024年印尼國際發明展金牌團隊成員廖家進則說:「高雄發明展也有得過金牌,就是會讓我想要去往更多不同的發明展去前進。」

2025年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金牌謝獻允解釋,「我本來就很喜歡科學跟發明之類的東西,因為可以發明出很多很酷的東西,然後也知道很多原理。」

在國際發明展獲金牌,140位取得專利的學生們,接受教育部長鄭英耀接見表揚,他們說發明很有趣,解決問題很有成就感,如果可以,希望持續下去,也希望有被商品化的機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