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光復鄉救災後不適 醫:身體有異狀須休息

前往災區幫忙務必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志工發文表示去花蓮鏟土回家後,粉刺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除了化膿還又腫又痛;也有網友透露,身邊有人回來後得「橫紋肌溶解症」,目前在加護病房急救。醫師提醒,如果出現肌肉疲勞、疼痛或僵硬,一定要休息,必要時及早就醫檢查。

災區現場發送護目鏡,就是擔心風沙太大,會讓救災民眾眼睛進泥灰不舒服。光復鄉災情嚴重,許多志工自發性到災區協助復原,也坦言現場除了有人中暑還有外傷狀況,雨鞋、厚襪子、袖套、手套都不能少。

志工表示,「襪子穿厚一點,然後長褲袖套這樣子,因為我來了2天也發現,有些人好像有一些中暑狀況或外傷。」

另一位志工說道,「灰塵很多,風沙很大看不清楚啊。」

志工也說:「這邊就是空氣可能比較不好,然後泥沙也會噴到眼睛。」

要降低災後對居民和志工的健康衝擊,1日開打的公費流感和新冠疫苗,在花蓮光復鄉採取全面施打,對象除了光復鄉全體居民,也擴大納入支援災情的工作人員、國軍官兵,以及志工們。衛福部表示,會視施打狀況額外撥補疫苗。

志工受訪時說:「聽說就是災區有人就是感冒,所以我想說先預防以免影響到救災。」

投入救災也要注意自身狀況,有志工發文,去花蓮鏟土回家後粉刺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除了化膿還又腫又痛,提醒回到家的志工要記得量體溫,監測身體狀況。也有熱心民眾表示,從花蓮鏟土回家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引發大量網友留言討論,其中有1名網友透露身邊有人回來後得橫紋肌溶解症,目前在加護病房急救。

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解釋,「這是會造成腎臟衰竭的,當自己覺得某部位肌肉它的腫痛仍然在持續,而且有全身疲勞狀況發生、甚至影響到意識,其實就要警覺到自己是橫紋肌溶解症的一個狀況。」

醫師表示,若有上述症狀需停下手邊的工作,如果休息後還是無法恢復正常狀態,應及早就醫檢查,並非出現「黑尿」才算警訊,那是已經很嚴重、相對後期的症狀。疾管署也提醒,清理時千萬不要赤手赤腳、穿拖鞋,以及直接接觸污水、污泥或是災害廢棄物,留意身體健康才有餘力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