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林佳龍受邀前往波蘭,將參加第12屆「華沙安全論壇」並發表演說。同時聯合國大會總辯論進行中,已有8個友邦發聲挺台。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明(2026)年度外交部主管預算編列415億元,較今(2025)年度增加109億元,但我國近5年邦交國數量下滑,聲援我國的國家數沒有顯著增長,認為應周延考量預算。
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正在前往波蘭的航程中」,外交部長林佳龍受邀參加第12屆「華沙安全論壇」,將以「重塑全球民主供應鏈」為題發表演說,期許未來台歐合作更加緊密。而適逢聯合國大會總辯論進行期間,友邦持續發聲挺台。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總理德魯表示,「台灣在公共衛生、科技、和災害應對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在這些領域拒絕合作關上大門,是全世界都無法承擔的風險。」
吐瓦魯總理戴斐立表示,「吐瓦魯強烈認為,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並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
重申聯大第2758號決議未排除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目前已有8個邦交國呼籲聯合國應接納台灣。
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期指出,明年度外交部主管預算編列415億元,較上年度追加預算前增列109.2億元,但我國近5年邦交國數下滑,且國際組織中聲援國家數也沒有顯著增長,認為經費資源未能有效轉化提升我外交地位,應周延考量。
國民黨立委黃仁表示,「這個外交部一直提倡的,在外交的一些能量跟能力,但問題是我們看不到成績啊,請問一下預算增加何來有自?」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則表示,「用邦交國的數量在衡量我國,包括外交部同仁在外交上的努力成果,這是非常、非常落伍的觀念。」
在野立委強調,立法院將確實監督預算。民進黨立委認為,面對中國不斷打壓,外交經費有所調整是合理的。
外交部官員則指出,兩岸外交預算差距達8倍,我國有必要強化外交能量應對,後續在立法院審查時會詳細說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