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將推虛坪改革 公設比有望降5%

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將規劃修正建築技術規則以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改革重點包含將一般電梯納入免計容積空間、限制管委會使用空間,還有將停車位和車道調整為專有,沒買車位的人,將不用再負擔車道面積,預期透過改革,能將公設比下降5%。修正的建技規則,預計最快明(2026)年1月上路。

許多民眾買房,最擔心買到虛坪大、實坪卻很小的物件。為了改善這樣的現象,內政部25日推動虛坪改革,避免不實用的公設出現,讓坪數更紮實。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往往這些建商想要把這個容積吃到飽,就會灌很多坪數在這種,所謂的公設面積上面,現在設了一個上限之後,這樣的情況降低很多。」

這次的虛坪改革重點包含,因應超高齡社會,電梯已經等同建築的必要項目,修正增列電梯納入免計容積項目。另外,還要限制管委會使用空間,總容積以1%為上限。再來是停車位和車道空間調整為專有,未來沒買車位的人,不用再負擔車道面積。透過改革,可望讓公設比下降5%。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指出,「過去會出現,沒有買停車位的人也要去分攤地下停車場的一些公設比例,就有點被灌水的做法,他們應該想要提出一個解決的方向,我覺得這個是好的。」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表示,「從明(2026)年開始的這個建案,通通車道不可以納入,但是明年之前又可以,所以將來民眾在買房的時候,一定會很困擾,那我買的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可能會造成很多的混亂,尤其現在在房價往下修的這種情況之下 ,我覺得會給建商帶來更大的困擾。」

國土署表示修法以後,建商總銷售坪數不變,預期未來能減少模糊計算坪數空間,讓購屋市場回歸到總價考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