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六輕的海水淡化廠9月底前要運轉供水,環保團體認為既然有新水源,應該下修農業用水移撥量。對此經濟部回應會下修,但多少量還沒核定。
六輕在枯水期用水,長年遭環保團體批評向農業搶水,環團指出六輕產能下降,近3年日用水量在19萬至21.5萬噸,遠低於之前與農水署簽約供水量34.5萬噸。
由於「集集攔河堰工業用水調度使用農業用水契約」將在年底重新簽約,如今六輕海水淡化廠可望於9月底前運轉供水,環團要求下修原來合約的供水量。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指出,「在今(2025)年要簽的約就是一定要下修,只能是0到14萬噸的水,而且要逐年減供1成。」
環團指出,彰化地層下陷區不只在沿海,連水源頭的溪洲也以每年3公分速度下陷中,主要原因就是枯水期移撥農業用水給六輕,逼農民抽地下水。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我們知道地層下陷在沿海,但是從那個源頭就開始地層下陷,還在枯水期搶這個地下水、濁水溪的水的話,地層下陷勢必會越來越嚴重。」
對此經濟部表示,此次簽訂新合約會下修供水量。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專門委員李國龍說明,「台塑那個海淡廠如果做好的話,原則上是我們的用水量會減少,那我們會配合那個東西來跟相關單位一起協調看看。」
水利署表示,六輕依照環評承諾,9月底前要啟用海淡廠,用水下修的量會包含這10萬噸,至於確切減量多少要在核定用水計畫後才知道。不過環團仍質疑,農水署向六輕收取一度3.3元的水費實在過低,要求檢討水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