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衛福部長石崇良下午與媒體會面,宣布上任後的新政策方向,他表示上任後,將優先處理美國新藥品關稅的衝擊、急診壅塞、護理師出走潮等問題,強化醫療韌性,並強調,依財務估算,明(2026)年健保安全準備金達1個月以上,明年調漲健保費的機率很低。
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上午正式公布新內閣人事案,準衛福部長石崇良下午就與媒體會面,宣布未來政策方向及挑戰,石崇良表示,上任後首要挑戰,就是面對美國新藥品關稅的衝擊,因此將盤點還在專利期內的藥品,並鼓勵使用學名藥,強化藥品韌性。
石崇良指出,「最脆弱的部分,就是那一些還在專利期的進口藥,以風險來講那個是我們最脆弱的,因為它的替代性不高。」
此外,面對急診壅塞問題,石崇良表示將參考國外制度,在急診壅塞醫院附近建置「假日急症中心」,專門收治輕症患者,避免輕症患者衝到大醫院急診,落實分級醫療,最快今(2025)年底上路。石崇良另提到,外傷的處理、兒科的問題,要能一併處理並做分流。
由於石崇良資歷完整,過去也是台大醫院急診醫師,善於溝通、解決問題,醫界表達支持,護理界及醫改團體也期盼石崇良上任後,能聽見基層護理界的聲音。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說道,「三班護病比入法,請快速在2026年可以執行,再來一個是合理的工時跟工資,加班費一定要給我們。」
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認為,「現行無論從醫界崩潰的勞動困境,健保支付改革,到終結性暴力的包庇體系,樣樣都是刻不容緩的挑戰。」
石崇良強調,隨著高齡化、少子女化來臨,民眾對於護理需求更多元,因此上任後將邀請護理團體開會,共同討論如何因應相關策略;至於健保費率是否調漲,他表示將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努力,且依財務估算,明年健保安全準備金達1個月以上,明年調漲保費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