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不再遵守「中程核飛彈條約」 美俄各項軍控協議現況一次看

俄羅斯近日宣布不再遵守與美國簽署的「中程核飛彈條約」,美國也早在2018年宣布退出該條約,引發西方擔憂冷戰時期軍備競賽將再度上演。其實美俄雙方早已退出多項軍備控制協議,目前還有什麼條約制約這兩大核武國?

俄羅斯外交部4日宣布,不再遵守1987年與美國簽署、但美方已在2018年宣布退出的「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俄國指控美國正在向歐亞洲部署中程導彈,俄方維持單方面暫停部署同類武器的條件已不復存在,因此無需再受該條約拘束。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美俄相繼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加上俄烏戰爭緊張局勢,西方國家擔憂,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恐再度上演

目前美俄兩大核武國間僅存的軍備控制協議為「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 Treaty),不過該條約也將於明(2026)年到期,且蒲亭2023年即已宣布暫停參與。

美俄兩國還退出哪些軍控協議?

2002年美國先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

根據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因彈道飛彈威脅日趨複雜,為重建新飛彈防禦體系,美國在2002年由時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宣布,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ABM),並開始發展陸基中程防禦系統(GMD)。

該條約雖隨著美方退出而失效,但俄國並未正式宣布退出ABM條約,而是在同年以退出第2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I)作為反制。

「反彈道飛彈條約」內容為何?
美國與前蘇聯在1972年簽署「反彈道飛彈條約」(ABM),目的是限制雙方反飛彈系統的規模及數量。

川普上任後接連退出2個軍控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於2018年第1任期內,以俄羅斯持續違反「中程核飛彈條約」、發展新式中程飛彈系統為由,宣布退出該條約並於隔年生效。

「中程核飛彈條約」內容為何?
該條約由美國時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前蘇聯國家主席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於1987年簽署,禁止美俄雙方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短中程核武、飛彈與發射器,並規定須限期銷毀、停止研發。條約實施後,美國共銷毀859枚飛彈,前蘇聯則銷毀1936枚

2020年,川普再宣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理由是俄國不遵守條約內容,且利用條約蒐集美方民用基礎設施與情報,破壞美國國安與利益。俄國2021年也宣布退出,並批評美國嚴重破壞信任、透明機制與成員國間的利益平衡

「開放天空條約」是什麼?

該條約於1992年簽署,共有35個締約國參與,除了美、俄之外,還有英、法、德、義大利、加拿大等北約成員國,以及波羅的海國家與前蘇聯加盟國等。

條約內容允許締約國在提前72小時通知另一締約國後,可對該國全境進行非武裝偵察飛行,以監督軍事活動、蒐集相關數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