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以價格戰攻略全球版圖,2024年全球銷量達到427萬輛,營收突破1070億美元,首度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之一,傳出企圖叩關台灣汽車市場。
根據鏡週刊爆料,7月28日晚間比亞迪的台灣代理商太古汽車,在台北某間知名的餐廳夜宴立院高層,包括總務處長廖炯志,以及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的幕僚等人。疑似想透過遊說立法院來鬆綁經濟部的相關規定,而讓比亞迪能夠大舉進入台灣。
記者詢問立法院長韓國瑜,「院長怎麼看鏡週刊爆料?」韓國瑜回應,「好,大家早。」
立法院總務處長廖炯志表示,「下班後朋友臨時約,去以後就在那邊閒聊而已,沒有業務往來、沒有承攬關係。至於車商內部的事,我們不好涉入,那些人我們也不認識啊。」
廖炯志強調,沒有違反《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或踩線等問題,但立院交通委員會召委許智傑證實,太古集團有意代理在泰國生產的比亞迪電動車,並積極與他聯繫。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道,「確實曾有人接觸過我,我也以時機不適宜婉拒。」
比亞迪多數車款配有智慧駕駛系統,立委也質疑有聯網功能的車輛,都有資訊回傳中國的洩露疑慮,中國製車輛更被驗證可藉由聯網功能遠端控制。對於相關國安隱憂,包括經濟部及交通部嚴陣以待。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出,「這些車進來之後,因為它有一定程度聯網的能力,加上電池等問題,這個會有一定國家安全的疑慮。因為畢竟這個車子進口已經被卡住了,被經濟部、被行政卡住了,他們想要繞道藉由立法的一個方式。」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說:「以中華民國現在的法律來講,國貿署這邊是禁止大陸很多的東西進口的。」
台灣目前法規禁止中國車整車輸入,先前傳出比亞迪試圖繞道由泰國廠洗產地、進軍台灣,經濟部表示,若確認屬於違規轉運行為,將採取4大反制措施,包括進口量監控、加重處分,違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並可能限制進出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