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孕婦腦死4個月後剖腹產子 引發墮胎禁令強制維持生命道德爭議

今(2025)年2月,美國喬治亞州一名孕婦因腦部出現血栓,數小時後被醫師宣告腦死,但由於當時已懷孕9週,院方告知家屬依「心跳法」規定,必須維持她的維生系統,讓她持續妊娠。最終院方於該孕婦腦死近4個月後進行剖腹產,產下體重822克的男嬰,並於4日後撤除維生設備。該案件引起美國社會議論,以及「是否能強制維持腦死孕婦生命直至分娩」的道德爭議。

美國最高法院在2022年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後,全美許多州近幾年陸續恢復墮胎禁令。其中喬治亞州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開始實行2019年簽署的「心跳法」,即孕婦懷孕6週、偵測得到胎兒心跳後便禁止墮胎。

今年2月,喬治亞州一名孕婦史密斯(Adriana Smith)因劇烈頭痛就醫,院方原先僅給予藥物便讓她出院,不料隔日史密斯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被緊急送到艾默里大學醫院中城院區,經CT檢查發現她的腦部出現血栓,數小時後即被醫師宣告腦死。

當時史密斯(Smith)已懷孕9週,院方告知家屬,依據該州「心跳法」規定,必須維持她的維生系統、持續妊娠以維持胎兒生命。

史密斯的母親5月時對外表示,對於家屬在史密斯的醫療處置上沒有選擇權,也沒有發言權感到不滿,「我們當然想要這個孩子,那是我女兒的一部分,但這個決定應該由我們來做,而不是州政府。」

她進一步指出,醫生表示胎兒有腦積水的情況,評估出生後可能會失明或無法行走,甚至死亡。

艾默里大學醫院中城院區。(圖/美聯社)

艾默里大學醫院則以「保護病患隱私」為由,拒絕對個案發表評論,僅表示「會依據臨床專家共識、醫學文獻及法律指引,讓醫護人員在合法的情況下做出個別化的治療建議。我們的首要任務始終是保障患者的安全與福祉」。

這起案件在美國已引起「是否能強制維持腦死孕婦生命直至分娩」的道德爭議。喬治亞州總檢察長卡爾(Chris Carr)發布聲明指出,該州墮胎禁令並未規定必須維持腦死孕婦的生命,並強調「撤除生命支持並非為了終止妊娠」。

喬治亞州參議員、該州墮胎禁令提案人賽茲勒(Ed Setzler)則認為,醫院的作法完全合情合理,「這是特殊案例,但凸顯了無辜生命的價值。」

院方已於6月13日為史密斯進行剖腹產,產下體重822克的男嬰錢斯(Chance),並送往新生兒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史密斯的母親表示,「錢斯預計會沒事,他還在掙扎,希望大家為他祈禱。」

史密斯的維生系統則一直到6月17日才被撤除,此時距離她被宣布腦死已經過了近4個月。

由於史密斯另育有一名7歲兒子,且使用維生系統的費用龐大,加上胎兒出生後可能面臨的醫療開銷,家屬日前在GoFundMe平台發起募款,期望能募到44萬美元(約新台幣1309萬元),截至台灣時間6月23日,已募到42.3萬美元(約新台幣1258萬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