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董座杜微揭台鐵改革秘辛 2022年與工會協商推動公司化

台鐵公司前董事長杜微今(2025)年3月請辭退休,今(7)日發表新書,揭露台鐵改革秘辛。其中,在2022年企業工會不滿資方對公司化規劃,揚言國定假日不加班,當年五一勞動節交通部開出「類火車」公路客運因應後,勞資雙方其實在之後有一場檯面下的協商,談出一只「518密約」,也是日後促成台鐵公司化推進的關鍵。

月台空空蕩蕩,2022年5月1日,台鐵企業工會不滿資方草率推動公司化,發起國定假日依法休假不加班,當天只開出18班區間車,交通部調度公路客運「類火車」因應。

杜微在新書中揭露,當時勞資遲無共識,擔心未來無限期國定假日不加班,在5月18日邀工會討論,勞動部和交通部也列席,徹夜協商12小時。

台鐵前董座杜微表示,「在會議室裡面挪來挪去,那有的時候又跑到對方的會議室去做協商 ,那對方會跑到我們會議室做協商,東西沒有飛過來,但是拍桌是有的。」

會中達成公司化子法必須與工會協商、保障薪資,交通部代表也同意加發津貼,與會人員將協商結果白紙黑字寫下並簽名,算是一份有共識的密約,這也是後續推動公司化的關鍵轉折。

前交通部次長何煖軒說道,「台鐵不是那麼人人喜歡的公司,也不是那麼多人人人疼愛的單位,但是又是人人又需要他的單位。」

新書發表會上,曾擔任台鐵代理局長的何煖軒受邀致詞,一語道破台鐵受限政策,一路走來改革不易。運輸學者直指,相較於先進國家的軌道事業,台鐵的調度和運作仍比較傳統,如今已完成公司化,應加速朝智慧運輸目標努力。

淡江大學運輸系教授陶治中指出,「智慧鐵道都是全世界在發展的趨勢,那麼台鐵因為他有多列車、有很多車站、有不同的車種,在列車的安全調度上是比較有點傳統。」

專家認為,在極端天候下,邊坡管理導入AI技術後,更要進一步與行車資訊整合,讓防災更精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