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街道改名遭質疑勞民傷財 劉世芳:以促轉基金協助地方

內政部推動以威權象徵命名街道的更名作業,包括中正路、經國路都納入了改名討論範圍。面對地方質疑是勞民傷財,內政部長劉世芳今日(4)表示不希望造成社會對立,要溝通但不能不推動。至於改名會花多少錢?她回應「無法預估」,但內政部會協助運用促轉基金預算。

內政部長劉世芳強調,「要溝通,不能夠不推動,所以這是我們的立場,也沒有改變。」

即便態度放軟,內政部長劉世芳仍強調轉型正義的工作必須進行,包括以「中正」和「經國」命名的街道改名,但連日來國民黨籍縣市首長的反彈,認為改名不只改路名,包括戶籍、門牌、證件等戶政紀錄都會牽動,究竟會花費多少錢恐怕難以估計。

劉世芳承認,「沒有辦法預估,道路要改名的部分每一個縣市政府都有它道路改名的自治條例,內政部樂於協助的部分就是促轉基金的預算來協助。」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討厭看到蔣中正跟孫中山,那你那個100塊的鈔票每天看到,改鈔票啊!有氣魄一點,講那個一次補助10萬塊,小兒科啊,因為改一次新台幣的板要500億,她不敢講啊,這叫做吃飽太閒啦!」

不只新台幣,在野黨也質疑難道連國軍IDF經國號戰機也要一併更名?劉世芳強調,內政部只負責地方政府的部分,民進黨也強調路名改不改是由地方政府決定、中央依法補助,不須無限上綱。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改路名的權責是地方政府,社會到目前為止顯然共識仍然不足,這更讓我們深刻的體認到轉型正義的努力跟推動是不能中止的。」

威權象徵的處理成了難題,內政部重申程序正義、轉型正義,以及地方由下而上的溝通,都是缺一不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