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菸校園反影響周遭社區 學團籲修法恢復大學吸菸區

《菸害防制法》2022年修法後,大學禁設吸菸區,多所大學的學生及學生團體公布全台30所大專院校的最新調查指出,吸菸者沒有消失,只是菸害外溢,呼籲修法,恢復大學設置吸菸區的權限。衛福部回應,會和教育部針對校園菸害防制再做溝通努力,透過各種策略,讓師生有健康學習環境。

無菸校園,大學禁設吸菸區,東吳大學學生、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副理事長林思愷說,實施3年來抽菸的師生只能到校外,但部分大學緊鄰社區,對學校、學生跟居民的關係造成困擾。

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副理事長林思愷指出,「世新週邊華興里就曾因為這樣的困擾,里長跟我們合作,透過協調會希望能找到解方,然而在現行《菸防法》的規範之下根本沒有解套方法。」

大學生自主對全台30所大專的調查結果顯示,原有吸菸區的學校撤除吸菸區後,12所出現吸菸外溢,5校是校內仍有吸菸行為,即便原本沒設吸菸區也有9校外溢到校外,4校停留在校內抽菸,裁撤大學吸菸區就只是裁撤菸灰缸而已。

調查發起人中正大學學生蔡璟鴻表示,「吸菸的人並沒有消失,他們只是從原來學校固定的吸菸區被迫分散到學校外面,甚至頂樓、建築夾縫這些更難管理也更危險的空間。」

調查發起人台大城鄉所學生鄭羽芳認為,「教育部力主無菸校園,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教育部和衛福部應該要共同檢討各大學校內的失控狀況,積極地擬定校園吸菸區的設置。」

調查的大學生與學生團體呼籲修法,恢復大學設置吸菸區的權限,由各大學菸害防治協調會討論。衛福部回應,會和教育部針對校園菸害防制再做溝通努力,並透過各種策略,讓師生有健康學習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