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78歲翁2月才換照 民團籲建立回訓與淘汰機制

這起重大死傷車禍,78歲的余姓駕駛也讓高齡換照的爭議再起,不過從監理系統來看,余姓駕駛換照一切符合規範,行人路權團體呼籲恢復原有記點和檢舉制度,建立回訓機制,淘汰高風險駕駛人。

三峽北大國小旁的重大死傷車禍,78歲的余姓駕駛疑似涉嫌肇逃又闖紅燈,讓高齡換照爭議再起,他今(2025)年2月剛在台北監理所高齡換照,駕照狀態正常,有效日到2028年2月19日,無違規未結案件。

從監理系統來看一切符合規範,但卻造成無辜生命逝去,一紙合格證明的背後,是否忽視實際風險?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張玲慧指出,「年齡不是主要的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他們的功能,例如他們的認知能力、注意力、反應力、操作協調等等。」

今年1到2月全台因交通事故死亡469人,其中高齡者死亡211人,約佔總死亡人數的45%,雖然交通部要求75歲以上長者每3年要換照,但是不溯及既往,民國31年7月1日前出生者不強制換照,讓數十萬長者成了未換照的黑數。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政策組研究員陳法君表示,「日本大概是5年或者是限定年數,你就要回去再做一次交通講習,那針對老齡人口的話,我們其實更應該做到的事情是加強他們的體能檢測、加強他們對於認知的部分。」

種種數據提醒,年齡不應是唯一門檻,個別身體差異仍須考量,如何降低高齡長輩交通安全面臨的風險、補足現有制度面不足,仍待政府審慎考量。

截稿前交通部尚未對外說明,520週年記者會也喊卡,行人路權團體呼籲恢復原有記點和檢舉制度,通盤檢討台灣駕駛系統性的問題,建立回訓機制,篩選並再教育不適任及高風險駕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