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週未關閉最後一座核電機組,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提倡再生能源發展的團體今(19)日強調,目前核能已經歸零,再生能源更應持續發展、成長;不過包括核能學會等的團體,強調核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空汙,工業大國因此紛紛重啟核電。對此台電強調,發展再生能源是國家政策,會循序漸進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大聲喊著口號,強調台灣關閉核電機組後進入非核家園,核能歸零後應該由綠電接棒。
提倡再生能源發展的團體,邀請發展太陽光電、風力等再生能源領域的代表舉行記者會, 呼籲政府再生能源不只是替代方案,更是未來的能源主力,希望政策上更加支持。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張雅惇表示,「當有人問非核會不會缺電,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自信地回答再生能源準備好了,我們不只是替代方案,更是主流的路徑,我們也是值得信賴的能源選擇。」
不過包括核能學會等的團體也同時舉行記者會,強調台灣長期以核廢無解作為反核政策的依據,可是依據國際經驗,高階核廢問題並非無解;也強調核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空汙,工業大國因此紛紛重啟核電,認為應該延役現有的核電機組。
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提出,「其實政府那時候,在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過了之後,政府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但是他不做,當初如果做了,包括你核二可以延役,甚至核一已經除役的機組,甚至於可以去修改法令讓他重啟。」
對於兩派團體的意見,台電強調發展再生能源是國家政策,會循序漸進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說明,「再生能源的發展本來就是政府一貫的政策,因為到2050年你要淨零的話,那再生能源當時的占比是60到70%,整個政策在推再生能源,他就逐年有一定比率往上嘛。」
台電強調,雖然立法院已經三讀通過《核管法》的修正案,執照到期的核電機組可申請重啟,可是相關子法及配套都還沒完備,加上社會上對核電使用意見紛歧,一切都有待溝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