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今(8)日公布海關進出口統計,總計出口486.6億美元,進口也達到414.6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年單月次高。財政部分析,主要是因為關稅政策緩衝期,加上半導體產業需求暢旺,引發客戶端積極備貨,出現急單狀況。
精密的工業電腦零件經過加工製造,如今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策影響,出口訂單一大部分變成急單。工業電腦大廠維田,美國市場營收比重就佔30%到35%,如今美國半導體關稅宣布在即,廠商加緊出貨。
維田科技總經理劉則瑩表示,「我們客人目前的反應,把之前原來在Q3要出的貨,儘量希望能在Q2把他出了。那Q3現在的需求說實話,以美國客人來講稍微比較觀望,那我們也持續跟客人做充分的溝通。」
目前在關稅緩衝期,廠商評估可望因急單效應及提前出貨帶動近月營收動能,單季出貨成長約1成到2成;不過面對半導體關稅,還有匯率雙面夾殺,廠商不敢掉以輕心。
類似狀況並非單一個案,財政部公布4月進出口狀況,總計出口486.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4月份的出超是72.1億美元,客戶端的積極備貨,4月份的出口比上年同月,增加112.1億美元。」
財政部分析,主要出口貨品還是跟人工智慧商機關聯最大,資通訊產品出口188億美元,更是歷年單月新高。相對來說半導體相關設備,進口也達到414.6億美元,同樣創歷年單月次高。
不過國際貨運方面,卻因為美中之間高關稅競爭,雙邊貨運量急遽萎縮,根據貨櫃追蹤服務業者資料顯示,從中國運往美國的20呎貨櫃訂單量暴跌45%,包含孩童用品、運動器材、生活雜貨,全受影響。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確實我們看到從中國出來的電商貨是有減少,幅度也不能說不大,美國還是有豁免的一些產品。當然我們還在持續關注中國出口狀況,必要時會把貨機做一些調整。」
國際局勢變動大,航商得靈活調配營運策略,90天關稅緩衝擊結束後,國際產業鏈也可能重組,外界持續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