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公司今(15)日宣布,與台灣倍速羅得公司簽署首宗地熱購電協議,也是Google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個,預計2029年投入營運,預計為電網增加10MW全天候電力。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認為,國內應該加速修法,可以保障願意投入更多資源探勘的開發商。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擁有豐富地熱資源,包括中油台電、部分民間公司已投入開發無碳的地熱發電,助國家減碳,又可24小時發電。
Google公司15日也宣布,與台灣倍速羅得公司簽署台灣第一宗企業地熱能源購電協議。
Google亞太區能源基礎設施資深協理蕭義俊表示,「這次的合作的話,會為台灣的電網增加10MW,這個全天候運營的電力,預計在2029年會開始營運。Google的話,是2030年有這個淨零碳排放的目標,2024年的時候我們跟那個永鑫能源我們做了太陽能的案子,然後2025年又跟這個倍速羅得再合作地熱。」
此次也是Google在亞太地區首項地熱購電協議,Google表示持續努力加速發展潔淨能源,實踐以無碳電力,支持Google在台資料中心及業務營運。
倍速羅得公司也表示很榮幸與Google合作,一起加速開發台灣的地熱潛能。
倍速羅得公司亞洲區行銷溝通總監賴湘絜表示,「這個合作也反映出市場對於地熱能,這樣潔淨穩定能24小時、全天候運作的再生能源,給予正向的肯定與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我們希望是以地熱來協助科技產業,能實現無碳能源的目標。」
民間團體認為此次是強強合作,但也指出日本近期針對地熱開發的法令限制鬆綁,進一步保障開發商,台灣的修法還得加緊腳步。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常務理事王守誠指出,「國際上有更先進的管理的邏輯跟原則,那台灣還沒跟上,把地下的資源做更完整的探勘,他們就需要更多的保障的機制,這個機制目前還沒設計出來。」
經濟部能源署也表示樂觀其成,代表產業界需要綠電,會跟相關機關針對行政機制對接,讓未來地熱開發可以加速推動。至於此次合作案的案場位於哪裡,雙方都表示還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