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停徵對等關稅90天,但全球關稅戰並未落幕。央行日前表示,關稅衝擊可能因金融市場動盪,間接波及房市。有學者表示,未來5年恐將爆出32.48萬戶的交屋潮,但交易量卻逐季萎縮,一旦建商資金出問題,房市硬著陸,恐衍生金融風暴,建議央行鬆綁限貸令。不過居住正義團體反批,鬆綁只會助長炒作歪風,年輕人只會更買不起房。
不動產加盟店經理余邦興說:「屋主比較不會說我主動要讓多少,但是你有出價就會有機會。」
不動產門市顧客突然來電詢問,為了拚成交,房仲喊降價,但受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業績出現下滑,如今又有川普(Donald Trump)關稅不確定因素,就連剛性自住客都選擇觀望。
不動產加盟店處長林明良表示,「顧客預期他可能會跌,我未來再買就好。那第3個因為央行的信用管制,所以他怕貸不到錢,房市比較冷清一點。」
不動產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則表示,「這季的交易量其實與2024年同期相比,全台灣有3到4成左右的跌幅,跌幅最大出現在桃園、南二都的區域。」
第一線業者有感,感受上看屋人潮、出價人數還有成交案件通通都少一半,整體平均交易量大約只有過去3成左右。學者預測,未來5年約有32.48萬戶交屋潮,若建商資金出現問題,恐衍生成為金融業系統性風暴。
淡江大學前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購屋者他的購屋貸款的比例急遽下降,直接衝擊的一定是建商的流動性風險。如果普遍發生這種流動性風險,最重要的問題就會造成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
學者建議央行應超前部署,適度鬆綁第7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第2戶5成應先鬆綁至6成,第3戶以上僅3成貸款部分,也應適度微調上修至4到5成。不過居住正義團體,抱持懷疑態度。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若鬆綁,現在從股市逃出來的錢,全部更多的錢要往地產塞,那我當然覺得會助長新一波不動產,房地產的炒作。」
對於房市影響,央行總裁楊金龍則在立院表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台灣房市正進行修正,但美國關稅是變數,台灣房市也將受間接影響,將滾動調整房市管制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