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台南仁德路段平交道常塞車,鐵路涵洞潭稅橋車禍、淹死造成傷亡,近60年沒改善。為解決地方多年困境,市府交通局重啟修正「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性行研究」期末報告,將再送交通部審議,長約4.7公里,經費初估120億元。
道路上方有鐵軌,受限於高度,要路過這裡的貨車只能一邊按喇叭一邊逆向通行,險象環生。位在台南仁德路段的平交道路面狹窄造成塞車,加上地勢低窪易淹水,還曾有民眾遭溺斃。為解決多年困境,地方爭取將港尾溝溪至台86線段的台鐵鐵路立體化來改善問題。
民眾認為,「交通愈方便愈好,對當地也好,地價也會變好。」
台南市議員郭鴻儀指出,「潭稅地下道如果沒有解決,所謂鐵道的改善計畫根本沒有做,保安車站往北移、仁德車站往南移,整個高架方式,第一個經濟效益比較高,在交通部應該會受到肯定。」
仁德區鐵路立體化自2020年啟動可行性研究,但過去版本都未納入潭稅橋,但經過民代會勘後,交通局也表示將修正案重新規劃、立體化範圍擴大,也會參考會勘的結論,將再送交通部審議。
台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莊惠忠表示,「我們重新檢討原線土地開發的範圍,還有整個立體化的研究範圍,我們會積極研擬相關方案,同時解決潭稅橋積水還有交通回堵問題。」
台南市府表示,未來仁德區鐵路立體化長度大約4.7公里,經費初估120億元,可行先評估修正後,還要等台鐵同意配合才會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