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影響,各縣市首長也和企業開啟談話。有傳產業者抗議,表示利潤只有「毛三到四」,不可能負擔這麼高的關稅。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則信心喊話,表示支持開啟談判,但務必要謀定而後動。另外,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Stephen Miran)也在演說中給出了5大方向,表示世界各國應該和美方一起分擔責任,才能繼續從美國地緣政治與經濟獲益。
美國對等關稅進入倒數計時,將在美國時間4月9日生效,台灣將面臨32%關稅,台廠情緒低靡。南京資訊董事長吳宗寶表示,已經離岸的貨物有51天寬限期,可照原稅率計算,不過剩下貨物將面臨高關稅,相當無奈。
面對記者提問今日會不會拚出貨?南京資訊董事長吳宗寶回答,「來不及啦。」
吳宗寶表示,「有會員廠商的供應商已經開始在放特別假,甚至考慮放無薪假。」
因應川普關稅海嘯,基隆市府8日邀請大武崙、六堵工業區等廠商座談。不只是高科技產業,台松科技用來切割鋼鐵的「開槽炭精」,在美國市占率7到8成,同樣受挫。
台松科技總經理王德鼎說:「傳統產業的部分,業者真的是『毛三到四』,所以你不可能叫我一個公司毛三到四,要來貼這個。」
傳產利潤低,32%關稅在業者看來如同天價,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魏雅庵則信心喊話,支持政府啟動關稅談判,不過也強調要謀定而後動。
而地方政府也率先喊話,中台灣治理平台8個縣市共同發表大聯合聲明,呼籲中央政府協助企業、勞工紓困。台北市政府也評估,受衝擊產業大約達到2800家,營業額影響9200億元。
外界期盼中央談判帶來好結果,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則向各國提出5種方式,分擔責任。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提及,「出口產品接受美國關稅,同時不開徵報復性關稅,美國財政部對全球商品的條款。」
米倫強調,包含接受美國關稅、打開市場、提高美國軍購、直接對美捐款等5種途徑,才能繼續從美方經濟與地緣政治獲益。不過台灣美國商會理事長銀丹(Dan Silver)則表示,不應該實施危及美台關係穩定的貿易措施,同時呼籲雙方加速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