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今(25)日舉行最新景氣預測記者會,對於美國將在下週三公布對等關稅細節,傳出不對汽車和晶片產業開刀,但台灣恐怕難從對等關稅中脫身。台經院專家指出,如果美國課關稅對農產品衝擊大;至於台積電如果被課關稅能將成本轉嫁到客戶影響不大,但其他半導體產業恐怕壓力較大。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將針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由於台灣是美國前15大貿易國,傳出也被美國列為骯髒15國,台經院表示對這2大產業影響大。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以目前的觀察的話,影響可能相對比較大就是農產品跟汽車,但是現在比較麻煩,你如果對美國降稅汽車降稅,對其他國家是不是也要降稅?」
有消息傳出這次川普的對等關稅鎖定目標將限縮到主要貿易夥伴國,關稅範圍傳出不包含汽車和晶片等特定產業。台經院專家指出,台灣對美國半導體的貿易順差,美國占4.7%,晶片是否能被豁免?專家這麼看。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認為,「台積電即使未來面臨關稅的這個情況,他還是可以透過轉嫁的方式來給予他的客戶,對於台積電關稅這方面的影響其實相對會小一點,但對其他的半導體業者來講他的壓力就會比較大。」
台灣不只要面臨川普關稅戰的衝擊,近期還得留意水電預期雙漲的影響。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經濟成長率保3沒問題,但是CPI依然會衝破2%的警戒線;還有專家指出,AI和伺服器目前正走向平價化。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AI平價化是現在進行式,不是未來式,但是它對我們台灣廠商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商機,而不要只注重在少數個別廠商供貨。」
專家提醒,如果關稅戰導致晶片和伺服器漲價,雖然可透過轉嫁降低衝擊,但得留意買氣是否產生變化;另外也得看川普關稅戰是從何時開始實施?才能更精準預測和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