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可以透過生活的食衣住行樂達到減碳,像是汰換10年以上老舊冰箱,可以減碳超過6成;自備環保杯的減碳也很驚人,使用不鏽鋼保溫杯取代一次性飲料杯與塑膠杯蓋,只要用上2年可以減碳高達9成9。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樣樣會排碳,想知道自己製造多少碳排,可以到環境部的「生活碳足跡計算器」算算看。
以A小姐為例,搭捷運上下班、騎公共自行車購物、開油電車與家人聚餐,每年運輸排碳492.8公斤,但如果全部都改開汽油車,碳排就倍增成5.8倍。
環境部司長洪淑幸表示,「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到淨零碳排,最後8%一定要透過生活轉型,還有材料效率的提升。如果民眾不知道減碳,我們怎麼樣都沒有辦法達到淨零。」
減碳不只需要產業努力,民眾也可從生活下手,除了多搭乘大眾運輸取代自行開車,住家也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像是汰換10年以上的老舊冰箱,可以減碳高達6成;冷氣多調高1度,可以減碳6%,搭配吹電風扇效果更好。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還是以能源跟製造業的排放是最高,但因為能源它很多的排放其實是供交通運輸跟住商,它有很多的排放量,它也會取決我們能源結構的轉變。」
生活中還有更多舉手之勞之事可以輕鬆減碳,像是自備不鏽鋼保溫瓶,取代一次性杯子、杯蓋與吸管,使用2年可減碳99%。
而近日飽受負評的政策,旅宿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民眾如果自備的減碳量,就接近百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