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飛彈原料過氯酸銨疑中製 品質不良恐影響性能

政府投資2400億元進行海空戰力提升,中科院持續趕工生產國造飛彈,當中,飛彈原物料過氯酸銨作為推進固態燃料,2022年卻傳出,豐益公司提供的過氯酸銨疑似為中國製,中科院在交貨驗證時判定不合格與廠商解約,並協助國內廠商自主生產,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國軍任何採購一定會檢驗,學者指出,若使用品質不良的過氯酸銨,恐嚴重影響飛彈性能,產生爆炸的疑慮。

IDF掛載國造萬劍彈可直接轟炸機場,癱瘓共軍行動,政府斥資2400億元國防特別預算,進行海空戰力提升,中科院緊鑼密鼓趕工生產各式國造飛彈,當中「過氯酸銨」作為飛彈使用的推進固態燃料。

但在2022年,豐益公司提供的過氯酸銨疑似來自中國軍工產業,試圖蒙混過關,所幸被及時查獲。

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法規有沒有違背?違背的話就要做處理,我們曾經有發生過幾件,那我要跟各位報告都是主動發掘,但是過濾當中也發覺不對了,主動辦理退貨與賠償,這都照計畫在做。」

過氯酸銨可廣泛運用在國造飛彈的固體燃料,包括陸射型劍二飛彈、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二、雄三飛彈、海劍二防空飛彈、地對地雄昇巡弋飛彈、萬劍彈、劍翔無人機等。

中科院表示,在交貨驗證階段時判定不合格移送法辦,也將廠商解約停權並求償,已輔導國內廠商自主生產。一旦使用劣質的過氯酸銨,恐影響飛彈射程、性能,甚至有爆炸的危險性。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發射這些飛彈、火箭,推力就會受到影響,當然就達不到設計的性能,很可能就是在射程會受到影響,如果說裡面有太多的金屬粉末或是顆粒雜質的話,那麼就可能會引發爆炸疑慮。」

面對台海情勢,邱國正和國安局長蔡明彥,近日對國安狀態口徑不一致,邱國正再說明,軍人料敵從寬。

邱國正回應,「不要以一個我打臉誰或誰打臉我,我想部會之間的合作都是很密切的,而且協調各方面都很順暢。」

邱國正強調國軍與國安局合作密切,沒有打臉的事。國防部也發布12日偵獲共機2架次、共艦5艘次擾台,1顆空飄氣球現蹤台中西南87浬,13日則從西昌發射火箭會飛越我方ADIZ,國軍保持警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