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5月登場 15入圍片角逐「台灣競賽」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在5月登場,今(19)日下午先公布國際競賽和台灣競賽等入圍名單。今年各獎項徵集來自全球125個國家地區、共2313件紀錄片作品,光是在「台灣競賽」獎項就有279件報名,最終選出15部作品題材多元、形式多樣化的作品。

「趴下!趴下!」越南青年來到台灣工作,卻魂斷異鄉,這是紀錄片《九槍》的片段。

「新房子蓋好之後,再幫你移一次喔!」紀錄片《當飛機飛過》串聯桃園航空城開發,到韓戰反共義士陳鴻生一家,蘊含國與家的思考。這些不同類型的紀錄片,全入圍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台灣競賽獎項。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初選委員代表吳文睿表示,「這是台灣紀錄片創作的中堅世代成果非常豐碩的一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片子都是從一個點折射到很多個點,相信觀眾可以從這次選出來的片子裡面,看見當下世界的某一些模樣。」

包含先前已在國際影展獲得迴響的《平行世界》、《當飛機飛過》、《島上》等作品,這屆影展的台灣競賽從279部作品中精選15部入圍。而亞洲視野、國際競賽和再見真實獎,作品更來自中、日、韓、泰等全球125個國家、地區,議題囊括性別、殖民、傳統文化和歷史傷痕等多元角度。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指出,「中國的部分,我們收到的件數其實是往下降。大家也知道,譬如像言論審查,或是創作的環境都不是太好,我們想塑造TIDF成為紀錄片最重要的展映平台,然後可以暢所欲言。」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表示,「到去(2023)年年底截止共有2313部報名,一直在訴說著,我們對於真實不同樣貌的一些觀察,也謝謝大家為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讓我們的這些文化能夠永續。」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會在5月舉行,也是疫情後首度迎接近百位國際影人來台,到時候將匯集海內外近140部精采紀錄片,以及講座、展覽,希望能讓民眾對於紀錄片有更多想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