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預估台灣2024年經濟總展望,在高速運算和人工智慧新興科技帶動下,實質經濟成長率為3.02%。經濟趨勢將呈現雪融春暖,在出口、投資和消費都有所成長,但面臨2大風險,包含美國升息遞延效應和中國經濟下行。另外中國對台灣ECFA清單貨品祭出取消關稅減讓,專家呼籲石化等產業要將產品升級轉型,才能降低衝擊。
中國制裁動作頻頻,21日再度針對台灣ECFA早收清單中,12項貨品取消關稅減讓,外界關注制裁範圍是否持續擴大,甚至影響其他產業?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組長岳俊豪表示,「其實不是在靠打價格戰,打那種標準型產品打規模經濟那種時代,而是要想看看怎麼樣做出只有me only,就是我可以做的部分然後其他人不會做。」
專家呼籲,台灣包含石化、工具機和紡織等在ECFA早收清單中的產業,未來都得力拚轉型,才能降低影響。
展望明(2024)年台灣經濟總展望,中研院預期就像是打棒球般的三在壘,受到新興科技和消費電子需求上升,有助出口動能轉強,投資和消費也會有所成長。
經濟趨勢將呈現雪融春暖,儘管展望看似正向,但仍有2大挑戰要留意,一個是美國升息遞延挑戰,還有中國經濟下行調控。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林常青說:「這個雪融春暖偶風寒,事實上也是在告訴各位,我們有很好的利基,也可能做出很漂亮的草莓舒芙蕾,但是它能不能做得這麼漂亮,或它會不會塌陷,老實說還有一些風險。」
專家表示,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雖可望保3,但國際競爭和地緣政治等情勢仍得密切觀察,隨時滾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