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餘數併計」試辦計畫 台大醫院不參加引欠薪爭議

公務員加班費以小時為單位計算,未達1小時就「被消失」引發爭議,人事行政總處在今(2023)年8月底公告,將輪班輪休公務人員納入加班餘數併計試辦計畫,各機關可自行評估是否參加,其中台大醫院近期就表明評估後將不參加,遭醫護人員質疑,身為教學龍頭醫院卻帶頭示範壓榨員工。

疫情後護理人員爆發出走潮,輪班醫事人員壓力吃重。台大醫院公職護理師揭露,編制內有大批輪班公職醫事人員的台大醫院,近期對內明確表態,評估後將不會加入輪班輪休公務人員加班餘數併計的試辦計畫。

台大醫院公職護理師白紹煒指出,「醫院甚至在內部的討論會議裡面說到,拒絕試辦是為了避免加班申請浮濫這種字眼,醫院經常將薪水小偷的形象投射到每一個員工的身上,忽略大多數人其實在這種現況下,根本就沒有辦法拿到加班費時數,卻還是不會擅離崗位。」

護理師直言,院方打著大局為重的旗幟,讓公職身分員工加班變成做功德,形同實質欠薪。

台大醫院人事處回應,因院內同仁共有400多種班表,執行不易,也不諱言考量健保點數以及公務員調薪等成本,才會做出不加試辦計畫的決定。

台大醫院人事室組長鄭桂琪回應,「醫院加班費的經費來源,是由醫院的人事費用預算向下支應的,本院的醫療收入其實受限在全民健保制度之下,未來也很難有大幅度地提升。」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邱慧如說,「這樣的差別待遇,其實對公職人員來說一個醫院兩個制度,真的是非常地不公平。」

學者認為,以台大醫院為例,適用《勞基法》身分可以「分鐘」為單位申請加班,適用公務員身分僅能以「小時」算,兩種制度並不公平。

而衛福部回應,對於勞資歧見,希望雙方可以協議溝通。

相關新聞